Location: Changyang, 长阳 Hubei Province
Number of Students: 81
Number of Teachers: 4
Per Capita Income: ¥450/S54 (1995)
Tuition & Fees: unknown
Projects: Duzhong Sapling Nursery 杜仲苗圃
*Duzhong 杜仲 [ latin: Eucommia ulmoides Oliv.] is a tree whose leaves and bark can be used as pharmaceutical medicine to lower blood pressure and whose gum can be processed as industrial material such as deep sea cable.
Project Chronicle:
学校背景:
学校位于鄂西南贫困县长阳境内,是一所村办小学,1-4年级为复式教学。学区内农民靠种植玉米、土豆为生,生活极为艰苦,学生无力承担书杂费,近三年学校欠下4500多元的书本费勉强维持的“巩固率”随时可能出现问题。
天柱山小学的三亩半杜仲苗圃,一九九六年秋季,收益2.4万元人民币,这是当地种植红薯、土豆等农作物收入的10倍。学校用这笔收入免除了20位特困学童的学费,为部分学童免除了书本费,还给每位学生家长发放了200株杜仲苗,让家长为孩子建起“绿色银行”。
湖北省长阳县天柱山小学的刘卫生老师,在教学的同时为学生和家长传授杜仲栽培技术。在他的坚持下,“惠黎杜仲苗圃”使这个年均收入不足500元人民币的贫困山村连续七年适龄儿童入学率、升学率达到100%。
项目进展和其他材料: (时间倒序)
一九九五年十月,湖北省长阳县天柱山小学杜仲苗圃项目开始实施,这是基金会在中国境内资助的第一所乡村小学。天柱山小学是一所村办初级小学,办学条件极其艰苦。全村自九二年起辍学、失学累计己有五十余人,在校学生拖欠学费人均五十元。
贫困是教育事业的阻碍,也是改变现状的动力。当三亩半地交给天柱山小学四位老师和他们的八十一个学生时,大家的热情就充分发挥出来 。49斤种子撒下地,创造出70%的发芽率。从此刮风下雨、寒暑变换,师生们的心就系在这些嫩绿的树芽上。刘卫生老师更是把课堂搬到了苗圃,教会孩子们育种、施肥、拔草、除虫,使孩子们在收获杜仲的同时收获知识。
辛勤的汗水汇合了共同的希望。一九九八年,杜仲苗圃的收益支付了天柱山小学全体学生的学费,成功实现了我们预期的救助目标,项目进入良性循环。
人们不曾想,五年前的播种改变了孩子们的生活,也在他们的心田种下对未来的梦想。书声朗朗驱散了昨日的愁雾,小小的杜仲苗儿让本该属于孩子们的无忧童年回来了,也把致富的希望带进了农家。如今天柱山村家家都有杜仲园,将来这里要出现一个杜仲村;小小的杜仲苗儿还充当了友谊的使者,使山里的孩子和城里的孩子手拉手,召唤出数百名无私奉献教育事业的志愿者。理想籍着那些小小的杜仲苗儿用师生们劳动的双手化作泥土般的深情留在了天柱山。
——湖北省长阳县教研室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到本世纪末全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根据国情,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重点在农村,难点又在农村中的贫困山区。而贫困山区不仅经济发展落后,且农民人均受教育年限往往达不到六年的初级义务教育水平,贫穷和愚昧在这里成了一学对孪生兄弟。例如,湖北长阳县鸭子口乡天柱山村中未上过学和小学未毕业的人数占总劳动人数的43%,与此相关,年均收入在500元以下的户数也占总产户数的46.7%。
由于村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低,经济、技术、信息封闭,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无法引进,村民们长期在落后的耕作方式下从事重体力劳动,经济收入微薄。贫困的根源在于愚昧,而经济贫困又阻扰着那里的孩子们接受教育。如天柱山村四年间有30名儿童因贫困而未读完小学,28名学生被初中录取而不能到校读书,还有一部分学生在四年间共欠下书本费四千余元。长此以往,形成愚昧和贫困相互作用的恶性循环。
为了加快全国贫困山区的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进程,党和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采用多渠道筹措资金办学,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贫困山区的办学条件,并暂时救助了部分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的失学儿童。但这并不意味着山区的穷根挖掉了。如何帮助贫困山区脱贫,如何让贫困山区的孩子们稳定可靠地受完九年义务教育,有效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必须寻求新的思路和途径。
湖北教育报刊社《小学自然教学》编辑部的老师们对上述问题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研究。他们发现自然课教学最能够密切联系农村实际,服务于农村经济,对农村儿童进行良好的科技启蒙教育,不仅能给农村的儿童带来科技知识和科学能力,而且能使他们在上学期间就能够帮助家庭、帮助社会或学校创造价值。构想了“通过科学教育使贫困地区儿童(尤其是女童)靠个人收入完成6一9年基础教育”的实验项目,以探求一条解决贫困问题的新途径。
1995年,《小学自然教学》编辑部联系到美国惠黎基金会,并受基金会委托合作在湖北省开展改善乡村教育环境,实施生态农业助学项目的实验工作。
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鸭子口乡天柱山村小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申请了开发杜仲苗圃的实验项目。项目于1995年10月开始至1997年春结束。项目取得如下几方面的成效:
(1)栽培不同农作物,亩均收入有很大差异。如当地一亩地种植红薯、土豆、玉米,年净收入仅150元左右,而种植杜仲苗木的净收入是种植一般农作物的十倍以上,这对指导农民改变产业结构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2)对于一个师生仅86人的复式学校,第一年生平净收入就达到275.7元,3年后实现贫困儿童全部免费入学,是完全可行的。
(1)增强村民科技兴农、科学政富的意识。
村民原来流传的致富经叫做要致富靠卖猪,现在他们看到6一10岁的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种出了8万株杜仲苗,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这给村民陈旧的思想观念带来冲击。使他们认识到种田也要讲科学、致富更需要科学知识。一股村民学科学的热潮正在天柱山村兴起,村民每户都购回了药材裁培等科普书籍。有的还正在规划自己的科技致富项目,天柱山村在学校的带领下,栽培杜仲的户由原来的五户猛增到五十多户,村里规划三年建成杜仲种植村,人平一亩杜仲园。
(2)村民重新认识自己的家乡,认识自己。
原来这里因为穷,有几家农户已迁往外地,村里的男人穷得找不到媳妇,女子也纷纷外嫁。通过学校种杜仲苗的示范,使他们看到了家乡遍地都是可利用的资源。只要掌握了科学技术,就能走向富裕之路。几位年青的小伙子,原来准备外出打工,他们在学校老师的指导下,准备承包村里的几十亩荒地,种植球白菜和土豆,办起高山蔬菜基地。
(3)村民从“读书元用”向“读书有用”的观念转变。
过去多数村民认为孩子读书是为了上大学跳“农门”,而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孩子要务农,迟种地不如早种地,不愿意为孩子们读书多花钱。孩子们在校学习如何家长也是毫不在意。前些年,村里也有村民种植杜仲苗,由于不懂得科学的育苗技术,出苗率很低,收益不大。村民刘开端播种17千克杜仲种籽,只收获几千株杜仲苗,出苗率不到10%,亏损达5000多元。现在看到孩子们种的杜仲苗又齐又壮,出苗率达到80%,村民个个都赞叹:“有知识的孩子,就是比我们强百倍。”事实告诉村民读书还是有用的,他们对孩子关心多了。外出打工回来的学生家长,第一件事就是到学校问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往收缴学生学费,老师登门要若干次都收不齐,现在村民主动给学生交学费。如八组村民刘宗政,由于山洪瀑发,房子全被冲毁,家境一贫如洗。在修建新房子的过程中,他没有耽误两个孩子上学读书,并且千方百计为孩子交齐了学费。
(4)改变学生家长对学校组织学生劳动的看法。
原来家长认为学生到校就是要在教室里读书,学校组织学生劳动,是学校不像学校、教师不务正业。现在学校在自然课上组织学生学习种杜仲,边教边实践,学生能够学到一技之长,家长们都很支持。因为看到学校这样做的确使他们的孩子学到了本领。四年级学生李江磊靠自然课学到的知识和在学校种杜仲苗木的实践,回家与父母一起种了1千克的种子,出苗3000多株,在老师的指导下,防虫治病,精心培育,今年仅此一项就获利1000多元。
(5)促进村民重新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在天柱山村小实施助学项目的过程中,由于志愿者们辛勤工作,由于湖北教育报刊的大力宣传,失学儿童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爱心支援。
1995年12月,由武昌水果湖二小全体师生捐给天柱山村小衣鞋100套,先后捐给3000多元供学校购置教学用具。
1996年3月,惠黎基金会拨专项助学金3200元,给20名特困失学儿童交纳一年的学费。
1996年4月,湖北省地市州团委书记会议在长阳召开,当他们得知天柱山村小助学项目发展情况后,纷纷解囊相助,捐款1000多元。
1996年6月1日,华师附小和水果湖二小在“六一”儿童节这一天,捐给天柱山村小图书7700册。1996年6月,惠黎基金会会长周元先生、基金会懂事刘林女士和志愿者一行数十人,冒着倾盆大雨,踏着稀泥陡坡,专程查看杜仲苗圃的生长情况,并为孩子们送来了体育用具和文具,张立平博士专程从美国给学校带来数种高效农作物种籽,给学校试种。
1996年12月,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周南先生捐出1万元稿费,用来奖励为助学项目做出贡献的山区教师。这些充满爱心的支援,鼓舞着进行助学项目的师生,也深深教育和感动着村民,有的村民说:“天下还有这样的好人。”被救助的儿童家长纷纷表示全力支持学校实施助学项目,出工出劳力。有的家长则表示“人家这样关心我们的孩子,我们更要关心爱护自己的孩子。再苦再累,就是节衣缩食,也要让孩子们读书。”
在整建苗木基地时,村民义务投工270个。更为感人的是,李作群老师的母亲已是80多岁的老人,看到学校种苗木时,草盖得满地都是,她主动出计献策把茅草扎成草搭子,既方便盖,来年还可以使用。她还主动砍下自家竹子,拿到学校亲自指导学生扎草搭子,仅此一项就为学校节约千元左右,她未要分文报酬。村支书的80多岁的父母二老为苗圃扯草三天,二老说:“我们要帮助学校把这块苗圃管好,这是我们天柱山孩子读书的希望啊!”有难大家帮,今年村里学生郑治海考上一中,爷爷刚去世,无钱上学,乡亲们也学着志愿者的样,纷纷损资,很快就给郑治海凑齐了上一中读书的学费。
(6)有利于科学技术的推广、普及和应用。
在种植苗木的过程中,需要喷洒农药、防病治病,一次请一位村民喷洒,但这位村民不懂得如何使用喷雾器,将喷雾器头装反了,喷出一条水线。学校老师现场指导,手把手教给他使用方法。原来村里农户几乎没有喷雾器,现在村民知道了喷雾器的作用,及有关使用农药的知识,多数农户都购买了喷雾器。有的喷雾器坏了,也拿来学校请老师帮助修理,他们说老师是农具义务修理员。
今秋红薯收获,按老办法是把红薯藏在窖里,学生在校学习了红薯的储藏条件及方法后,告诉家长红薯要在15.C以下储藏才安全。今秋恰遇天气睛朗,气温过高,凡是有学生的家里,红薯均未下窖,未发生腐烂,而少数不相信这一科学常识的农户,红薯下窖后发生了大量的腐烂。村民深有体会地说:“到底还是要相信科学”。
又如学生在家养兔子,学生上学后,有的家长给兔子吃了露水草,造成拉稀死亡,学生回家后告诉家长,这是喂了露水草的缘故,家长还埋怨学生说迟了。今年夏天麦收,一位学生家长准备在道场打麦,学生说今天不宜打麦,家长说:今天天气这么好,正好打麦。学生说:你看鱼塘里鱼都浮起来了,肯定今天要下雨,结果不到中午天降大雨,家长打心眼里佩服。
这些科学知识通过学校师生的传播,改变了当地村民传统的农作、储藏的方式,促进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
(1)有利于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
原来学校教师只关心学校内部的事,只管把书本上的知识教给学生,忽视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只看看学生的考分,只重视学生的升学。这次参加天柱山村社会调查,从调查情况得知,上过学的学生总数有234人,其中仅2人靠读书升学,跳出了“农门”,99%的学生回到了农村。这一事实深深地教育了每位教师,使他们认识到“办好教育为人民“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实施素质教育,教学必须密切联系当地实际,服务于当地经济发展。把教育着眼点从升学教育转移到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培养实用人才的轨道上来,同时也认识到,教育方向的正确与否,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当地的经济发展的速度,而当地的经济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教育的发展。教育要发展,必须为当地培养科技致富带头人,只有当地经济发展了,才能促进教育的发展。
(2)有利于教学才法的改革及教学手段的更新。
学校的教育要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就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手段,实现校内与校外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科学知识与实践结合,基础知识与培养能力结合。在实施助学项目的过程中,天柱山村小以自然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将自然教学与科技和农业紧密结合,自编种植杜仲的乡土教材,把自然课中的有关植物的培育、生长等知识与种植杜仲苗木相结合,在教学活动中,边教边实践。学生学得快,掌握得牢,提高了他们的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如李江磊同学在家里与家长一起种杜仲苗喜获成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3)有利于对儿童进行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教育。
学校种植杜仲苗圃的过程,每一步都是学科学、用科学的实践。为解决发芽难关,师生一起测试千粒种籽重、浸种、拌种、进行发芽实验。杜仲苗出现虫害和病害,师生一起进行防治实验,探索防治方法,先后应用数十种农药进行试验,最后选择出了既不损伤树苗、又能防治病虫害的农药品种和应用剂量。
这些研究、试验、探索的过程无疑是对儿童进行科学方法、科学知识和科学能力的教育,通过这些科学实践活动,激发了儿童学科学的兴趣,培养了儿童学科学、用科学的本领和创造才能。在一年时间里,他们坚持写杜仲生长观察日记,有九篇日记被《小学自然教学》杂志刊登,自然教学收到了使孩子们的知识、能力、志趣一举多得的功效。
(4)有利于对儿童进行爱家乡、爱劳动的教育,有利于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培养儿童自信、自立、自强的品质。
在杜仲苗播种时节,天下着鹅毛大雪,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将十万多粒杜仲籽一粒粒播下,脚冻僵了、手冻紫了,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在为苗圃除草时,孩子们细心地把杂草一根根拔掉,酷暑天气,孩子轮流守护和管理杜仲苗木。苗木种植成功,孩子们看到了他们劳动的收获,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也使他们更加懂得了劳动的艰辛和劳动的意义。家境贫困的孩子看到他们求学的希望,促使他们重新认识家乡的贫困是可以改变的。只有掌握了科学技术,才能改变家乡面貌,建设好家乡。他们学习更安心、更加刻苦了。
享受救助的20名特困儿童,通过一学期的勤奋努力,期末考试人平均分上升了15分之多。刘绪名同学一段时间生病,他坚持在家中自学各门功课,期末考试各门功课均取得了80多分的好成绩。学生的习作首次在宜昌日报上发表。二年级学生李金益,是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儿,享受了基金会一学期80元的助学金,但还差书费,他利用放暑假上山采摘金银花卖钱,交齐了余下的学费。
(5)有利于推动贫困山区普及义务教育,形成“教促富、富兴教”的良性循环。
天柱山村是一个人均年收入不足500元的高山贫困村,在惠黎基金会的资助下,通过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资助,师生共同努力,一年实现了适龄儿童入学率、在校学生的巩固率达到100%,是一个了不起的创举。走出一条能让贫困山区的孩子们稳定地受到良好的科学文化教育的可靠途径。开辟了一条让学习者本身应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自身学习所需经费的求学之路。这样不仅能够解决长期困扰着贫困山区孩子们读书的经费问题,更重要的是实现了教育与当地经济发展相结合,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适用的人才。是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教学实现素质教育的示范。也是对儿童实施“小学后”职业教育的好方法。是推进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实现2000年全国奔小康的大目标的得力举措。
天柱山村小四名教师、81名一至四年级的学生,实施助学项目一年后,苗木收入达2.4万元,他们打算用其中的1万元做明年培育3.5亩杜仲苗圃的再生产费用,用3200元解决20名特困生下一年的学费,余下的除补助教师的劳务费外,存入银行5000元,以备特困生入初中后给予补助。他们还打算用三年的时间,多方开展服务于农业的生产项目,开辟财源,争取达到“三免一自给”的目标。(即免收学杂费、免收书本费、免收文具费、实现办公费自给。)
通过学校和家庭的科技示范,带动村民在三年内脱贫(人均年收入达到500元以上,六年内人均收入达到800元以上)。学校实施“农、科、教"三结合教育,为本村每户培养一名科技致富带头人。
(1)实施助学项目一定要找到适宜本地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项目,且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
(2)助学项目要得到当地政府和村民的支持,救助失学儿童不仅是学校的事,也是全社会的事,更主要的是家长的事。调动当地村民的积极性,助学项目才能顺利实施。处理好教给学生基础知识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创收的关系。学生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且不可过重担负体力劳动,以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
(3)天柱山首期项目,从资金投入到产出,经济效益不够显著,其原因是:主要是种杜仲苗木科技含量高,(我县还没有一个村民或单位大面积种植杜仲苗成功的例子)。在研究种植杜仲苗的过程中走了一些弯路,花费了一些不必要花费的钱,但也摸索出一整套经验及科学方法。下一年将会只投入1万元,产出2.4万元,效益将成倍增加。
(4)实施助学项目要有一支素质好,责任感强的教师队伍。天柱山的自然教师是一位民办教师,但他不计报酬,以事业为重,经常起早贪黑,奔波于苗圃与教室之间,不叫苦、不叫累。其他几位教师(有2位也是民办教师)同样也扎根高山,献身教育事业。天柱山村小教师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是助学项目成功的关键。
Copyright © 1998-2025 The Phelex Foundation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GoDaddy Website Bui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