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cation: Xinglong, 河北兴隆 Hebei Province
Number of Students: 416
Number of Teachers: 29
Per Capita Income: ¥800/$79.50 (1999)
Tuition & Fees: ¥402/$40
Projects: Green & Shine Orchard Nursery 桂馨果园
Project Chronicle:
学校背景:
学校位于兴隆县东部干旱山区,距北京150公里。学区内村民居住分散,部分学童远离学校,上学要步行10多公里。学校现有住宿生250人,生活条件艰苦。在校学生中有141人交不起学杂费。
项目细节:
捐资建立80亩果园。打水井、修渠,并购置旋耕机、喷灌设备。设立母校助学金。提供财务管理培训。
项目进展和其他材料:
河北省兴隆县大杖子乡是一个贫困的地方,那里干旱缺水,农民生活贫困,教育受到制约。1993年当地政府将80亩农场划拨给车河堡中学作实习基地。学校在无财政拨款的情况下,自筹1.8万元完成了10亩苗圃、基地用房、饮水井、三厢电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由于资金匮乏加之久遇干旱,基地建设举步维艰。主管基地工作的刘廷录老师通过县教育局牵线搭桥与惠黎基金会取得了联系,提出了助学项目。基金会经实地考察、论证后,认同学校的可持续助学方案。2001年4月,香港桂馨基金会与惠黎基金会合作,在车河堡中学建立了助学项目——“桂馨果园”。
基金会投入的助学金给基地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根据基地的实际情况,学校因地制宜制定了新的发展规划。大胆引进了“京优9428”麦种、“黄冠梨”、“巴西陆”稻种、“鲁梅克斯”牧草等优良新品种。学校投资2.5万元新打了机井,购置了喷灌等水利设施;师生齐动手平整土地、整理墙坝、清除杂草,使整个果园面貌焕然一新,也为项目的良好运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救助贫困学生是项目建设的主要目标。基金会在为助学项目提供股本金的同时,还设立了“桂馨母校助学金”,用于帮助那些家庭贫困但成绩优异的学童。项目实施以来,学校救助贫困学童161人次,发放了助学金11,750元,帮助这些艰难求学的孩子们实现了继续读书的愿望。
根据基金会的要求,学区内成立了社区议事会,就项目运营、收益分配等问题进行公开议事,制定了基地人员工作制度、值班制度、财务制度等,保证了项目井然有序的开展。
丰硕成果里离不开学校老师的辛勤努力。赵文学老师常年拖着多病的身体,奔波于果园田间,家人很支持他的工作,主动承担了家里的大部分事务。姜翠琴老师是位女教师,但她毫无怨言与男教师一样从事繁重的工作,几次生病因忙于工作耽误了诊治,她从不提起。忙碌之余,她还给基地人员精心地准备午餐。刘春普老师到基地工作后,把基地当成了自己的家,细心呵护果园的一草一木,果园里总能见到他忙碌的身影。赵文贵老师由别的工作岗位调入,最初不熟悉基地工作,但他很快地适应了新的工作,用老教师特有的责任心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地工作着。
如今的桂馨果园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育有20亩“锦丰梨”、20亩“黄冠梨”、20亩“麦黄杏”、10亩“雾灵红”红果、10亩板栗林果示范园。那里蕴含着车河堡孩子们对幸福明天的殷殷希望……
“公开、民主”的社区议事会制度,在惠黎的项目管理和财务监督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002年3月4日,基金会工作人员到河北省兴隆县大杖子中学车河堡职业教育中心进行考察,5日,学校召开社区议事会,社区议事会委员们就两校合并后项目的救助和桂馨果园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社区议事会主席、南道村村委会主任邓合民表示:南道村水库只要有水,就会无偿给学校使用,基地用水随便使;目前,当地的麦种已经开始退化,基地育的良种小麦“京优9428”很有发展前途,但还可以考虑育花椒苗,现在市场上的花椒价格很高,本地种植的花椒质量好,加上政府的退耕还林政策,当地老百姓都想种植能产生收益的经济类作物,如果育花椒苗,市场前景是很大的。
社区议事会委员,车河堡村委会主任李东江认为,现在育有的杨树苗虽然销路已经有了眉目,但明年再育杨树苗的话销路无法保证。因为政府实行的退耕还林政策是:一亩退耕还林土地每年给200公斤的粮食补贴,20元的看护费,第一年给50元一次性的种苗费。树虽然名义上是农民的,但政府不允许砍伐,农民就没有收益,所以,农民是不愿意种杨树的。育板栗或者其他经济苗木的销路更有保证。
会上其他村民代表也就果园今后的发展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会后,议事会代表将会议记录整理后通报了基金会和捐赠者,同时派人去县林业局请教技术人员。在下一次会议上将讨论形成决议。
Copyright © 1998-2025 The Phelex Foundation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GoDaddy Website Builder